由日本大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发的美女仿真机器人带给人更多的是震惊。她们有人类皮肤的质感,人类的表情、肢体动作,甚至会模仿人类的呼吸,会自行组织语言和人聊天。设计者的开发初衷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打造看护机器人,但因为机器人实在太过逼真,引发国际社会在伦理上的争议。
和国际上的先进机器人相比,国内机器人产业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企业买走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机器人,但国产机器人市场销量占比仅为一成,这一成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六成份额集中在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以及瑞士ABB、德国库卡“四大家族”手中。
瞄准差距,南京一批企业正在努力。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业务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延伸,在公司董事长刘国耀眼中,日本能聊天的机器人、和李世石一起下棋的机器人才算智能机器人。“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要能感受外界状况,就像我们靠眼睛、耳朵,根据外界的情况能做出一些判断。”刘国耀说。
从实用性评估,康复机器人也许是离老百姓家庭最近的机器人。今年,科远公司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签订了康复机器人技术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刘国耀说:“比如我们想做的外骨骼机器人,假如患者腿不太好,走路慢,穿上机器人腿之后,机器人能感知主人想抬腿的欲望,顺势加把劲儿,如果主人想后退,就往后助力。机器人和用户的思维、行动必须是高度一致的。”
“熊猫电子”有关人士认为:“能称得上机器人的,起码应该是有六轴控制的、有复杂动作的,单纯的机械手不算机器人。”这位人士说,国产机器人产业“破局”首先要从核心技术入手。机器人5大核心技术:控制器、核心算法、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机、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中,国内企业掌握得比较好的只有3个,驱动器和减速机还需要进口,这2个是中国机器人制造的重点攻关领域。其次,除了技术升级外,营销服务升级也是国内机器人制造商的另一个突破口。